|
【小册子翻译】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交响曲和交响协奏曲
曲目介绍作者:Alexander Ivashkin
译者:Procoffeyev
写在前面:
这张碟的曲目安排很有趣,两部作品创作时期“一少一老”,特质上一部激进且富于冲突而另一部沉稳。把普罗科菲耶夫年轻时极具创新力的、尖锐的《第二交响曲》和晚年厚重且温和的杰作《大提琴交响协奏曲》放在一起,一瞬间让我联想到了第二交响曲两个乐章中对立和映射。
再说一下演绎吧,只谈比较熟悉的交响协奏曲。虽然我一直认为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绎是无可逾越的巅峰,但是这个版本一样很有特色,前者更加“壮丽”,但后者更加细腻——无论是整体的调度还是伊瓦什金的演奏——用“丝丝入扣”来形容毫不为过。
然后,伊瓦什金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大提琴家,他还写了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协奏曲》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读。这个文章也捞一下,就在本站:https://www.davidsbundlerdorm.com/archives/205
小册子曲目介绍译文,随手一搞,仅供参考,原文放最后。以上,祝欣赏愉快。
欣赏链接: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inULks4F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交响曲》和《大提琴交响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交响曲,Op.40》是一部命运多舛的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1924-1925年,并于1925年6月6日在巴黎由谢尔盖-库塞维茨基(Serge Koussevitsky)指挥首演,从未在管弦乐的曲目单中有过安稳的立足之地。“不过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首演结束后,普罗科菲耶夫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尽管这部交响曲之后在苏联上演了——1928年6月6日于列宁格勒,1934年11月30日于莫斯科(两次都是由亚历山大-高克(Alexander Gauk)指挥的)——但在这之后就没怎么演过了。在1960年代,根纳迪-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将其重新发掘,并指挥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录制了它,但是多年以来,这部作品一直被贴着“难懂”与“晦涩”的标签。
然而即使在今天,21世纪之初,《第二交响曲》的音乐仍然听起来新鲜且现代,令人称奇。将近八十年过去了,这部作品终于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它现在已经被认为是20世纪交响乐曲目中最重要、最具创新力的作品之一了。
普罗科菲耶夫阐释过他作曲风格中的四条“线”(方向):古典线、抒情线、动力线(托卡塔线),以及最后的,现代线;最后一条线中充满了大胆的和实验的想法。“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向,”普罗科菲耶夫写道,“起源于和谢尔盖-塔涅耶夫(Sergey Taneyev)的交流,他批评我的和声过于’粗陋’。一开始,这只是我对新和声风格的探索,但随后,它发展成了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且洋溢着强有力的情感。”普罗科菲耶夫本人吧《第二交响曲》列进了现代主义的类别。在“古典”交响曲(据他所说,“不完全是一部交响曲”)之后,他想创作一部长且难的作品,“我已经决定了,写一部由钢和铁铸成的交响曲”,他写道。“这部作品最基础的规划和贝多芬的奏鸣曲Op.111类似。”
事实上,正如贝多芬的那部奏鸣曲(Op.111)一样,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交响曲》中有两个互为对照的乐章:清晰的快板和“主题与变奏曲”。第一乐章充满了压倒性的能量,稠密的织体和高度紧凑的发展;有时,它的张力是如此强大,甚至延展了了我们理解力的边界。第二乐章是一系列变奏曲,有着一个平静且缓慢的开始,但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反映出了第一乐章,并且又一次让唤起了关于快板乐章的回忆,在这之后,乐曲在安静的尾奏中结束。
《交响协奏曲(Op.125,为大提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经常被称作Sinfonia Concertante。然而,它的恰当标题应该是,Symphony-Concerto(译自俄语中的Simfonia-Kontsert),这样才能阐明交响乐团编制之大、地位之重,以及作品整体所具有的庞大规模。到了这种程度,就与早期古典的sinfonia concertante的模式有所不同了,这个深受海顿和莫扎特喜爱的类型是由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演变而来的。
《交响协奏曲》的标题原先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实际上,它是以普罗科菲耶夫早些年的作品《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为蓝本再次创作的。1934年到1938年,普罗科菲耶夫在大提琴家格雷戈尔·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建议下谱写了这部作品,并在1938年11月2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演,列夫·别列佐夫斯基演奏大提琴,亚历山大·梅利克-帕沙耶夫指挥。这场演出并不成功。
普罗科菲耶夫的朋友,作曲家尼古拉·米亚斯科夫斯基在日记中写道:“我浏览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大提琴协奏曲》的总谱:音乐是好的,但形式并不是。”几年后的1947年,普罗科菲耶夫又一次听到了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年轻的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在钢琴伴奏下)呈现的。他很喜欢这场演出,并在之后着手对原版的协奏曲进行意义重大的修改。之后的1952年2月18日,罗斯特罗波维奇担任独奏,里赫特担任指挥,在莫斯科演绎了这部《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在排练期间,乐团成员们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大加嘲弄,大提琴部分被他们贴上无法演奏、不协和且相当荒唐的标签,并且在之后的很多年——直到1960年代中期——还有不少大提琴家认为这部协奏曲无法演奏。首演之后,普罗科菲耶夫又做了不少重大修改,尤其是在配器和末乐章的布局上。这部作品的最终版本有了一个新的标题,《交响协奏曲(Op.125)》,但作曲家没能亲耳听到它。
尽管普罗科菲耶夫确实在第二部大提琴协奏曲中重复使用了不少第一部中的材料,但《交响协奏曲》的结构与《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大不相同。前者的中心以及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二乐章(与后者相反,它的第三乐章,也就是末乐章才是最重要且最富于发展的)。在前者的末乐章中,普罗科菲耶夫引入了一段相当通俗的旋律,来自苏联流行歌曲的“身体健康,生活富裕”,作者是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这位平庸的的“官方”作曲家还在1948年批判普罗科菲耶夫缺乏创作旋律的资质!《交响协奏曲》的大提琴部分则是和罗斯特罗波维奇密切合作完成(这部作品正是题献给他的),他在创作期间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乡间小居中度了四年夏。
普罗科菲耶夫总是用彩色铅笔起草钢琴缩谱并附上配器思路;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任务就是破译他的手稿并由此整理出完整的总谱。当他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乡间小居创作时,总是习惯性地(用他高超的技巧)演奏“跳音练习”。普罗科菲耶夫则总是对此注目,参与其中,用胶带记录下好友的成果。也许这个保留节目,正是《交响协奏曲》中大提琴部分非同寻常却安排精巧、音调优美的“跳音”的源头呢?
《交响协奏曲》的大提琴部分确实极难,但绝非(像《第一大提琴协奏曲》那样)无法演奏。它巧妙地结合了普罗科菲耶夫晚期风格中的抒情性和早期作品中的动力与活力。它的作者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灵感来源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之一,它本身已经成为了大提琴曲目中最流行的协奏曲之一——是20世纪音乐中真正的明珠。
(曲目介绍作者:伊瓦什金)